心經親切白話意譯文

雖然不是佛教徒,但一直以來對於佛教比起其他宗教具有更少超自然成分的特性懷有好感,尤其是原始佛教更偏重、接近於教育的那一部分。再加上,聽到一位自己信任的小意見領袖曾說過一句,語意大約是這樣、頗令人感興趣的話:「介紹給朋友念心經,光是每天念,念個幾天就逐漸覺得頭腦變聰明,做事情也更順利;這是當然的,因為它是真相。」而心經也是後世演變出的各大分支派別共同奉為圭臬的經典(即便好像限於大乘佛教)。

另外,最近對於詮釋流行歌歌詞頗有心得,也就是一個人想要完整表達一件事情時,會時而理性時而感性,但每一字句出現的順序都應有其綿密而連貫的理由。與此相對,在上網查閱某些地方關於心經的經文解說時,常覺得有點片斷破碎或語焉不詳。

基於以上理由,感到自己有頗強烈的動機想要進行這次的嘗試,也就是很主觀地詮釋、翻譯出這個比較現代且親切的白話意譯文。雖然完全不專業,但就單純分享給自己身邊可能感興趣的朋友也參考看看。


編按:

  1. 白話譯文底下有原文的註釋。
  2. 原文以玄奘法師版本為基礎,以梵文重譯版作對照補充。圓刮號內是梵文重譯版原有內容,方刮號內是經玄奘法師調整後的譯文。標點符號與分段則以個人意見為最終依歸。
  3. 白話譯文以統整版本為基礎,並以注重語意清晰、完整及流暢為原則進行翻譯。
  4. 各項佛教名詞翻譯多參考自維基百科,因為比較之下直覺那裡的解釋相對客觀有共識。
  5. 注音提示:訶ㄏㄜ/般ㄅㄛ/若ㄖㄜˇ/罣ㄍㄨㄚˋ/耨ㄋㄡˋ/藐ㄇ一ㄠˇ/僧ㄙㄥ。
  6. 推薦使用方法:把原文當成「歌詞」,把譯文當成「潛台詞」;如此一來,在緩緩朗誦經文時,同時追想其含意,應該會很有感覺。

原文:

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歸命一切智者)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見五蘊彼自性空現此)。

舍利子!(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 —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成佛)。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親切白話意譯文:

透過「以無盡心量證悟空性之最高智慧」來幫助有情眾生過渡到超脫輪迴之彼岸的心髓指引

(以證得一切智慧之覺悟者的教誨作為自己生命中應該永久學習的行事準則)

通達事理,能夠自在觀察自身以及其他有情眾生,進而看清世間一切本質真相、證得最高智慧,且對此懷有切身感悟的人啊,會在深入體察、修行、實踐諸多以「能夠無礙進行明辨簡擇之大智慧」來幫助有情眾生過渡到超脫輪迴之彼岸的觀念及能力的時候,清晰地發覺並了解到「形貌、感受、想法、心念和思維等五項會積增聚合或累減離分等透過因緣和合而彰顯『我』得以存在的那些基本要素」,都是「或虛空偽妄、或捉摸不定、或非恆常存有」這一事理本質的展現,進而能夠確實幫助有情眾生渡過一切的苦痛與困窘。

鶖鷺之子啊!宇宙中各種形體樣貌其始終不變的本質是虛空偽妄的,而「虛空偽妄」這始終不變的底蘊就存在於宇宙中這些形體其真確的樣貌當中;又或者說,世間存在的種種有形樣貌和其捉摸不定的本性沒有分別,而捉摸不定的本性就和其於世界裡展現出的這些有形樣貌沒有差別。在已悟道的狀態裡,所看見的那些形形色色的表相都是虛妄、短暫、不定的,反過來說,「虛妄、短暫、不定」這本性所顯現出來的就是這些事理形式它們看上去的樣子;同樣的道理,有情眾生的感受、想法、心念和思維也都並非恆常存有,而「並非恆常存有」這本性就實然體現在有情眾生的這些感受、想法、心念和思維當中。

鶖鷺之子啊!世間一切事物道理都並非乍看之下的那一種相貌,它們那些或虛空偽妄、或捉摸不定、或非恆常存有的現實,終歸是因種種直接條件與間接條件的具足而顯得被引發產生,因種種直接條件與間接條件的失散而顯得被消滅死去;畢竟是因貪婪、惱怒、愚昧等煩惱的涉入顯得被沾染而變得污穢,因知足、信任、智識等善根的參與顯得被淨化而變得美好;究竟是以減去的角度看待時就顯得被奪走些什麼而出現了殘缺,以增添的角度看待時就顯得被補足些什麼而成就了圓滿。

所以,在這個「見證到現實本就或虛空偽妄、或捉摸不定、或非恆常存有」的切身感悟裡頭,外在簡直不再具有形貌了,內在已然沒有感受、想法、心念和思維了;感官就像超脫於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意念一樣自在了;判斷彷彿不再受到任何影像、聲音、氣味、滋味、觸感及好惡的干擾了。從不再受到目光所能見到之界限的拘束,一直到不再受到意識所能覺察到之界限的阻礙;從「不再因為不明事理真相而導致愚昧且永不停止坦然面對自己還留有愚昧」的積極,一直到「精神不再衰老或死去且永不停止泰然接受形體漸趨衰老或死去」的自在。

放下一切無常所帶來的苦,放下業力及煩惱所帶來的苦,放下自以為已滅除業力煩惱卻前功盡棄之苦,放下自以為已修行正道卻功虧一簣之苦;放下自以為已獲致的那些智慧,也放下自以為已得到的層層領悟。說放下的原因是,一個人只有在不覺得自己曾特別領會到什麼,也不覺得自己正在追尋什麼的當下,才能確切地見明真相、斷盡煩惱,實際利益並感化云云有情眾生。只要貫徹「只願常往進行明辨簡擇以助有情眾生過渡到超脫輪迴之彼岸」的菩薩心態去修行,內心自然安定,心中不存在任何執念、牽掛與障礙。沒有了任何的牽掛與障礙,修行時就不會心生畏懼裹足不前,就能遠離「把無常表象顛倒成事物本質」的夢幻錯覺,最終煩惱永盡、脫離輪迴,諸德圓滿、諸惡寂滅。

不管是過去修成、現在修成、還是未來即將修成的眾悟道者們,都是依照「只願常往進行明辨簡擇以助有情眾生過渡到超脫輪迴之彼岸」的菩薩心態修行,進而領會至高無上、完全合一且徹徹底底的覺知感悟,成為通曉事理本質、修成正果之人。如此一來,我們就應該知道「只願常往進行明辨簡擇以助有情眾生過渡到超脫輪迴之彼岸」這句話,就是「威力極大,能破除一切煩惱與一切障礙」的總持真言,是「光明極大,能破除癡愚並放大智慧」的總持真言,是「至高無上,超越其他所有真言」的總持真言,是「沒有任何其他真言能與之在同一等級」的總持真言,能止息、滅除一切苦難;因為它絕無半點虛假,真真切切、實實在在。

所以,把「只願常往進行明辨簡擇以助有情眾生過渡到超脫輪迴之彼岸」當成修行用的總持真言去唸說,在此就是指:「前往吧、前往吧!前往到彼岸吧!用許許多多能前往到彼岸的方法到達彼岸吧!覺知、領悟,圓滿、成就!」 


注釋:
觀自在菩薩:通達事理,能夠自在觀察自身以及其他有情眾生,進而看清世間一切本質真相、證得最高智慧,且對此懷有切身感悟的人。

菩薩:菩提薩埵之合稱,即覺悟有情眾生的苦痛並發願幫助利益眾生的人。

菩提:音譯,意指看清世間一切本質真相、見證最高智慧,且對此懷有切身感悟。簡單來說,即覺知、領悟。

薩埵:音譯,意指有情眾生。


摩訶:音譯,意指寬大無盡的心量。

般若:音譯,意指能夠無礙進行明辨簡擇之大智慧。

波羅蜜:音譯,意指幫助有情眾生過渡到超脫輪迴之彼岸的觀念及能力。

波羅蜜多:音譯,意指諸多幫助有情眾生過渡到超脫輪迴之彼岸的觀念及能力。

彼岸:與「必須不斷陷入困窘輪迴」這一岸相對的另一岸,即超脫輪迴的對岸。


五蘊:色、受、想、行、識等五項會積增聚合或累減離分等透過因緣和合而彰顯「我」得以存在的那些基本要素。「蘊」字本身是音譯。一一分述如下:一、形體相貌容易變化或相互阻礙(色/形貌);二、感受於逆境低落、於順境高昂、於不苦不樂境平靜(受/感受);三、心靈會對各種處境、道理進行認知與想像(想/想法);四、心念會隨著各種條件與時間流動不停連續變化(行/心念);五、思想會對事物進行識別、梳理或解析(識/思維)

空:或虛空偽妄、或捉摸不定、或非恆常存有。比喻一:有如空氣一般不實在,你摸不著它但又可以間接知道它是存在的;又如同移動的空氣,也就是一陣風,自東邊吹過來,欺騙你它在東邊,但下一刻它的本體其實已經在西邊。比喻二:如同洞穴一般,裡面雖然什麼都沒有,但我們知道它具有「空空的、可以容納其他任何東西」這種特性;又或者有時候,讓人誤以為裡面黑黑的好像有什麼在裡面,但其實什麼也沒有。

舍利子/舍利弗:音譯,意指鶖鷺之子。也就是一位名喚鶖鷺 — — 意為一種聰慧鳥類 — — 的母親的兒子,他是釋迦牟尼 — — 意為古印度能仁(釋迦)一族的修行成就者(牟尼) — — 在世時十個主要弟子中的智慧第一人。在這裡可被看作以「看清真相、斷絕煩惱、自覺覺他、悟道而成就眾生」為目標而正在修行的弟子,也就是正在聽取此教誨的你。

涅槃:最終煩惱永盡、脫離輪迴,諸德圓滿、諸惡寂滅的狀態。


三世:過去、現在、未來。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音譯,意指至高無上、完全合一且徹徹底底的覺知感悟。

揭諦:音譯,意指前往、去到。

波羅揭諦:音譯,意指前往到彼岸。

波羅僧揭諦:音譯,意指用許許多多能前往到彼岸的方法前往到彼岸。

菩提:音譯,意指覺知、領悟。

薩婆訶:音譯,意指圓滿、成就。咒語結尾用感嘆詞。



其他補充解釋:

因:直接條件。緣:間接條件。

六根清靜:感官就像超脫於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意念一樣寧靜自在。

六塵不染:判斷彷彿不再受到任何影像、聲音、氣味、滋味、觸感及好惡的干擾。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看穿人心的問話術》書摘

《尋找腦中幻影》部分摘要

《認知心理學》課程心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