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的藝術》書摘

圖片來源:誠品網路書店
購買連結:博客來誠品


建議書摘使用方式:
 本書摘的目的在於,讓未接觸本書的讀者可以先做預習,並了解其概念;讓已讀過本書的讀者可以作複習用,並掌握其精華。
 本書的目的在於,強化偵錯神經,預防錯誤行為。本書一共有52章,而每一章都說明了一種非理性的思考偏誤,讀者可以藉由自己對於各章的標題或畫線重點的興趣來個別使用,不必依照章目順序閱讀。



----書摘開始----



前言:否定的智慧(別做什麼)時常比肯定的智慧(要做什麼)更有用。

01 理由的正當性 Because-Justification
 「爛理由也是理由。」理由本身是否有意義,經常不是最重要的。人們著迷於「因為」這個詞,無論後面是接「我想要/我喜歡/我來不及/這樣可以⋯⋯」都好;什麼都好,誰想要個原因,你就想個原因給誰。理由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讓我們盡情使用它吧

02 決策疲勞 Decision Fatigue
 密集的決策過程很耗費意志力,會導致「決策疲勞」。少做一點決定,就能做出比較好的決定。一項分析數百件法院判決的研究指出,在一場法庭審理當中,「大膽判決」的百分比會從65%逐漸降至0%;而在法官休庭片刻後,「大膽判決」的的百分比又會回升至65%。在需要做大量決策前,先確保自己電力足夠吧

03 傳染性偏見 Contagion Bias
 為什麼你不想穿上希特勒穿過的毛衣?人們對於人、事、物之間的連結作用難以視而不見,即便他們早已不復存在、無關緊要——這一類神奇的影響力無法輕易擺脫,即所謂的「傳染性偏見」。如果你想讓某人討厭或敬畏某物,可以將該物與「對方原本就討厭或敬畏的人事物」的關聯告訴他。

04 平均的問題 The Problem of Average
 在一個日益複雜的世界中,分布的不規則性會愈來愈高。因此,當有人使用「平均」二字時,最好先行了解其背後的實際分布情形。只有在平均值幾乎不受極端個案的影響時,平均的概念才具有參考價值;但如果極端個案會左右整體的結果時,我們實在應該放棄使用「平均」這個詞

05 誘因排擠 Motivation Crowding
 所有人們非出自金錢動力所從事的行為,會因為獎金報酬而瓦解原來的行動意願;也就是說,金錢誘因排擠了非金錢性的動力。如果獎金制度在一行業是種良好的誘因,諸如投資顧問、保險仲介、會計師等等,那麼它是適合的;相反地,如果一人打算創業並正在積極招募員工,這時應該賦予公司另外某種意義,讓員工們相信自己的使命並且充滿熱情,這樣才是有效的手段。另外,如果你想讓年輕人聽話,千萬別用金錢收買他們,否則他們會在沒獎勵的時候什麼也不願意做。

06 廢話潮流 Twaddle Tendency
 胡說八道時常可以掩蓋無知,所以怕被看成傻瓜的人總會想盡辦法說點什麼,好讓自己看起來沒那麼呆。選美皇后的訪談、某些哲學家的言論、運動員的感想採訪,處處都反映了「廢話潮流」!成果愈少的學術界(如經濟學)的學者,或者公司營運愈差的執行長,他們的評論跟談話就愈加漫無邊際。
 語言是反映想法的一面鏡子。思路清晰,表達就會簡潔清晰;思緒混亂,就會開始胡言亂語。棘手的是,人們的頭腦只有在極少數的狀況下才清晰得足以完整理解或表達一個觀點。在我們有這樣的頓悟之前,最好奉行馬克吐溫的話:「如果無話可說,那就閉上嘴。」

07 威爾.羅傑斯現象(分期遷移效應)Will Rofers Phenomenon
 營業中心A有業務員一、二、三,他們三人分別每月能賣出一、二、三輛車,平均每人每月能賣出兩輛;營業中心B有業務員四、五、六,他們三人分別每月能賣出四、五、六輛車,平均每人每月能賣出五輛。現在若把業務員四調到營業中心A,使得「營業中心A平均每人每月銷出2.5輛,營業中心B平均每人每月銷出5.5輛」,那實質成果有提升嗎?並沒有,只不過是讓字面上的數據看起來變漂亮罷了!這就是「分期遷移效應」。所以記得,當我們拿到不同子公司、部門、成本中心或產品線的平均值時,都應該要提高警覺

08 資訊偏見 Information Bias
 相信「獲得更多資訊」就能自然而然地讓自己「做出更好的決定」,是一種迷思、偏見!試想一下十萬名在銀行、智庫與政府任職的經濟學者們在2005年至2007年產出的大量研究報告與數學模型,還有堆積如山的評論跟光鮮亮麗的幻燈片演講稿,一切的一切都只為了榮耀「資訊」之神。不料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把世界都給翻了過來,那些人的話彷彿瞬間成了廢話連篇。結論:與最低限度的訊息共存,經常反而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09 群聚錯覺 Clustering Illusion
 人們時常會在分散的資訊中,覺得自己看到了模式和規則;不過,這經常是一種過度敏感。無論是聖母瑪莉亞臉孔的烤土司,耶穌形象的燒焦玉米薄餅,還是股市的趨勢規則,它們都只是一種「群聚錯覺」。
 當我們以為自己發現了一種模式或規則時,請依舊考慮:「在別種情況下,這還會成立嗎?會不會只是巧合?」——好啦!如果真的覺得美妙得難以置信時,比起擅自斷定,請數學家利用統計來檢驗數據或許是更為明智的做法。

10 勞力辯證 Effort Justification
 愈辛苦得來的,我們愈珍惜;當人對一件事投入大量精力時,就會誇大其價值——此即「勞力辯證」。幫派利用噁心且暴力的考驗作為入會儀式、IKEA的組裝家具讓你覺得它真棒,這些都是利用勞力辯證的例子。為了讓自己能做出更理性的決策,在考慮一人事物的價值時,請用客觀的態度「評估結果就好」

11 小數法則 Law of Small Numbers
 為何小分店的表現總是特別突出?你可知道失竊率最高,跟失竊率最低的分店都是規模小的分店?當規模小的時候,其統計數據波動幅度大,而依據這些數據所下的結論經常是沒有意義甚或完全誤解的。所以,當研究人員聲稱找到了小的企業、家庭、城市、資料中心等等的特別發現時,請勿大驚小怪,這些數據常常只是正常的隨機分佈,而不具什麼特殊含義。對於平常人來說欣慰的是,連經驗豐富的科學家也可能會陷入小數法則的陷阱。

12 期待 Expectation
 事實證明,期待會改變大腦的生物化學,有時甚至能進而擴大至身心整體;比如安慰劑效應,或者大器晚成型學生的實驗,都是期待的力量所致,而且效果顯著。既然期待改變現實的效果非常真實,我們得更加謹慎地使用它,怎麼說呢?給予自己和所愛的人更多期待,能增加我們的動力;但對於無法掌控的東西如股市,請降低自己的期待,以免遭受不愉快的驚嚇

13 簡單的邏輯 Simple Logic
 請拒絕直接相信乍聽之下合理的廢話對簡單的邏輯問題保持懷疑態度,才是明智之舉
 請用直覺作答以下題目:(A)賣場裡,1支乒乓球拍和1顆乒乓球的售價共計1.1歐元,乒乓球拍比乒乓球貴1歐元,請問1顆乒乓球賣多少錢?(B)一家紡織廠裡,5台機器需要5分鐘完成5件襯衫,請間100台機器生產100件襯衫需要多少分鐘?(C)一座池塘裡的睡蓮繁殖快速,每天增加1倍的面積,而睡蓮完全覆蓋池塘需要48天,請問覆蓋一半池塘需要多少天呢?
 以上每個問題都有直覺的答案,分別是十分錢(0.1元)、100分鐘和24天,但正確的答案分別是5分錢、5分鐘和47天。這是夏恩.佛德瑞克(Shane Frederick)發明的「認知反射測試(Cognitive Reflection Test,簡稱CRT)」,測試過成千上萬人,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表現最為優異,CRT平均為答對2.18題。一美國調查顯示,CRT成績高的人之中無神論者較多,CRT成績低的人之中信仰上帝者較多。

14 福勒效應(巴納姆效應) Forer Effect
 這個針對我的性格解說好準喔,這個股票分析好像很正確欸——真的是這樣嗎?小心!那是占星家、算名師、商業顧問和分析師都善用的伎倆:將放諸四海皆準、普遍適用的狀況當作評語。別落入正面特質效應(少有人承認自己的負面特質)與確認偏誤(自動排除不合處,只留下和諧的印象)的陷阱了!

15 志工的愚蠢 Volunteer’s Folly
 想要「淑世」,親自去當志工真的是最好的方案嗎?如果自己有能力捐款幫助,或聘請其他更專業、更擅長的人才做那些淑世之事,何樂不為?況且一味地想當志工,可能並不是真正的利他、無私奉獻,而是為了自己——滿足與社會接觸、獲得額外興趣與全新體驗的願望。這是一種尋求社會參與的民主需求形式。
 除非,你是擁有實質影響力的名人,親自下馬能夠使這些事情獲得無可計量的關注;否則如果走在路上沒有人們簇擁著你,你就應該婉拒志工服務,改以捐款代替。

16 情意的捷徑 Affect Heuristic
 身為快速決策者的後代;人類,是感覺的傀儡。在大腦所使用的捷思法當中,又「情意的捷徑」最為人所濫用。要理性地決定是否贊同一件事,應該要依據淨期望值獨立評估風險與利益,即優點期望值減去缺點——可是沒有人能夠完全做到這樣子,因為人們會受限於自身經驗而「缺乏足夠的想像力」去考慮到所有利弊得失,況且由於罕見事件無法提供足夠的數據基礎,因此計算小機率事件是不可能的事。
 對於各種事物的情緒態度,決定了人們會如何評估其風險與利益;即無意識地調整利弊期望值並進行評估。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看似不起眼的東西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像是有研究指出,早晨陽光普照可以影響股市傾向上漲。面對複雜的決策時,我們會不自覺把「我覺得/我感覺」當成「我理性評估」,可是我們第一時間並不會承認這點

17 內省錯覺 Introspection Illusion
 一件事,我們認為自己的描繪比他人的更為可信,因為我們直接詢問自己的內心,覺得自己全然坦率、毫無偏見。然而,有研究指出「內省」其實並不可靠,因為我們會在過程中捏造、虛構一些東西。這種認為在自我探詢中會找到真實性或準確性的信念,被稱為內省錯覺/選擇盲目性/自我觀察錯覺。
 當有人不同意我們的看法時,我們往往會認為對方不是無知(缺乏資訊)、愚蠢(不會推論),就是懷有惡意(想打擊我)——這三種情形分別特別為政治人物、官僚與宗教人士所偏好。愈相信自己或者相信自己愈久,覺醒時會愈殘酷;因此,愈強的信念愈值得自己去批判與測驗它。聰明的人不需要教條,成為自己的異教徒吧!

18 無法關上機會之門 Unable to close doors
 為什麼我們需要破釜沈舟、集中火力?因為每個選擇,都需耗費精力、寶貴思維與生活時間。想要同時看許多書,就沒有一本能讀完;想要同時交往許多女人,就無法建立一段良好的婚姻關係。每個擴張計畫都要查驗的執行長,到頭來必定兩頭空;想滿足每一位客戶的企業,將誰都無法滿足;因為成本與缺點並不顯而易見,所以我們會做出如此愚蠢的行為。我們著了魔似的把事情全往身上攬,有求必應、來者不拒,但這種態度不會帶來我們成功。我們要學習關上機會之門,像是公司一般為自己擬定一個生存策略——忽視某些可能性以作出明智決定

19 嗜新狂 Neomania
 任何一個沈浸於想像未來的社會,都會過於強調時下最熱門的發明。社會上普遍低估傳統技術的角色,但其實大部分至少已經存在五十年的技術,還可以繼續運作五十年。一九六零太空年代,人們描繪到火星出遊的學校旅行;一九七零塑膠年代,人們認為為來房子是以塑膠建成的。對於沒有最新款iPhone就活不下去的「早期採用者」們來說,新發明沒帶來實質意義沒關係,全新而獨一無二就好。
 這種瘋狂熱衷於新的事物,並系統性地高估新發明的作用,都是屬於「嗜新狂」的行為偏執。記住,最新熱潮褪色的速度,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快;相較之下,好好把握那些歷久彌堅的東西,要有意義得多

20 睡眠效應 Sleeper Effect
 為什麼宣傳有用?印象中論據的說服力或對其的熱情,會隨時間衰退;但宣傳效果剛好相反,會隨時間增加。因為我們對訊息來源會遺忘得較快(幾週後就忘了是文章還是廣告),卻不會那麼快就把訊息內容本身拋到腦後,所以從一個不可信的來源所獲得的訊息,隨著時間推移,也會變得可信——這就是「睡眠效應」。
 那麼該如何對抗睡眠效應呢?首先,不接受不請自來的建議(即便出自一片好意),避免受人操控;其次,遠離不良廣告來源;然後,盡可能回憶自己熟悉的每一個論點的來源。

21 選擇盲從性 Alternative Blindness
 MBA招生簡章告訴你:雖然付出十萬歐元的成本,但退休的淨收入會比其他人多出四十萬歐元以上。然而這利潤真的那麼顯而易見嗎?那可不盡然,其風險包括以下四個思考錯誤:泳將身材的錯覺(是因為進去變強,還是強的人進去?)、時間成本(並損失兩年當中可賺取的收入)、隨便假想未來(三十年後的世界你會知道?當真?),再來就是「選擇盲從性(忘記應該要系統性地比較其他選擇的優劣)」。
 政客欲在一綠地興建一座運動場,支持者認為與一片草皮相較其可滿足更多情感與經濟上的需求,但其實正確做法該是比較運動場與其所排擠的其他選項,例如學校、醫院、粉化爐等,乃至於賣掉做其他投資。若一腫瘤會讓你在五年內身亡,而醫師建議你進行一項成功率與致死率各50%的複雜手術,該不該馬上做?你該想想,或許有別種侵入性手術,雖無法完全切除腫瘤,卻更為安全並能增加十年壽命?也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市場上會出現一種既無風險又能切除腫瘤的療法?
 結論:人們面臨A與現狀,傾向只在兩者間做比較,但其實應該作足功課,比較BCDF,否則別人很快就會用XY騙你。

22 社會比較偏差 Social Comparison
 為何人們想抹黑展露頭角的人?為何人們不想幫助不久後的競爭者?為何專家會嚴審撼動翻轉學界的論文?短期還可理解,但有諾貝爾獎得主竟長期阻止年輕有為的同科學者申請「他所在」的大學任職,把人才推向他處。這可能是多年來幾乎沒有一個研究團隊可以一直保持在頂尖地位的原因,那就是「社會比較偏差(怕被超越)」。
 「A咖會聘A+咖,但B咖會聘C咖,但C咖會聘D咖。長此以往,該公司只會有Z咖。」這是草創企業的常犯錯誤。此現象也稱為「井蛙現象」——能力差的人通常無法認知到自己無能的程度。所以,我們該聘用比自己能力更強的人,否則自己的團隊很快就會滿是輸家。支持那些比你更優秀的人才吧!短時間雖會處自己於危險之中,但長遠來看你會從中獲益。那些真正優秀的人終會超越你,而在此之前你該跟他們和睦相處,並從中學習

23 首因效應和時近效應 Primary and Recency Effectf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效應):A聰明、勤奮、衝動、善妒、固執,B善妒、固執、衝動、勤奮、聰明,人們較喜歡A。依照學生順序改考卷,能夠完美回答第一個問題的學生,就會博得教授的好感,因此依題序改可避免此偏誤。開會時的第一個意見對後續他人對議題的總體評價至關重要,因此如果有看法請別猶豫,務必優先表達獲取他人支持
 時近效應:較晚的訊息較易被記住。短期記憶的儲存空間狹小,所以當新資訊進來時,舊資訊會被抹除。回想一下以前聽過的演講,是不是現在大概只記得住結論?畢竟那是整個演講的高潮。在一連串的印象順序決定時,首因效應的作用較大;如果這印象會停留一段時間,則時近效應作用會較大。處於中間位置的印象,無法引人注意,無論是一場演講、一次推銷或是一本書的中段。
 切勿以第一印象評斷事物,因為它往往會騙人,盡量用沒有偏見的方式評價一人事物的所有面向吧!

24 放血效應 Bloodletting Effect
 一直到十九世紀,放血療法都非常流行,因為它有「四體液學說」的支持;即使大量證據顯示它根本是種騙術,兩千年來醫療機構依然緊抓著這個錯誤的理論不放,只因為這學說是所有處理複雜系統的理論範例。
 放血效應:人們不會因為一個理論被證明是錯的而揚棄它,只會在有更好的選擇出現時才放棄它。
 沒有科學精神的人們,認為觀點不是「對」就是「錯」;「愚昧」在他們自身的感覺世界裡彷彿無容身之處。這就是為何我們善於創造理論(自圓其說,忽視反證),而非承認自己的愚昧,直到更好的理論出現。幾十年來被尊為半仙的前聯準會主席,艾倫・葛林斯潘,在2008年秋天的金融海嘯爆發才承認其貨幣政策的理論有誤;然而儘管發生許多糟糕後果,許多國家直至今日仍然緊抓此理論不放,只因為眼前尚無其他選擇——典型的放血效應。
 請定期檢查你的投資策略、人生哲學,還有對他人的看法,照實修正甚至丟棄它吧!否則更佳選擇可能還要等兩千年。

25 非我發明症候群 Not-Invented-Here Syndrome
 為什麼自己做的料理比較好吃?專業軟體公司比不上內部開發的軟體?開會的時候自己的意見最可行與重要?人們往往覺得,除非這是「自己創造的」,否則就不那麼好——這就是非我發明症候群(NIH症候群)。不僅是自己調配的原創沾醬,任何類型的解決方案、經營理念和發明,都會受到此症候群影響。在創造初期,我們往往都陶醉在自己的想法裡。要再次清醒,請不時從遠處回頭審視自己的想法吧!你可以問問自己,在過去幾年裡,自己有哪些想法是真正優秀、被廣為認可的?

26 黑天鵝效應 Black Swan
 幾個世紀以來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直到1697年有人在澳洲發現黑天鵝,於是黑天鵝便成為難以置信的象徵。自從那有證券交易員寫了「黑天鵝效應」這本書,這名詞在投資界變得風行,它泛指任何始料未及而影響重大的意外。被隕石擊中、在加州Sutter發現金礦、蘇聯解體,與電晶體的發明等顛覆原有生活的正、負面事件,都算是此效應。
 我們的思考器官,大腦,並非為應付黑天鵝效應所演化,加上現今社會變化多端,這種情況會愈來愈普遍。我們思考世界的方式時常出錯,因此我們該假設任何情況發生的機率至少都略高於零。如果你出售創意,那可以留在吸引你的正面黑天鵝效應,像是JK羅琳一樣,把握瞬間成功的機會;相反地,如果你出售時間,那黑天鵝效應便不會出現——但至少記得要遠離負面黑天鵝效應產生的環境。具體來說,就是平時保守儲蓄,成功時不安逸於奢華生活,如此就不會有負債問題

27 領域依賴性 Domain Dependence
 對醫師用臨床數據案例來說明「忽視基本比率」很順利,但用商業例子解釋時,多數人就頭昏了;對投資者用金融例子說明思考錯誤,他們一點就通,但以生物學舉例時,多數人思維便打結了。
 領域依賴性:理解力很難從一領域跨到另一領域。甚至諾貝爾經濟學家也無法將自己的理論在私領域上奉行
 有人不怕冒著生命危險,卻怕創業面臨破產風險;作家虛構情節與人物得心應手,面對空房卻不知從何佈置起;消費性產品銷售員的銷售技巧無法移轉到軟體服務領域;活躍於小團體的優秀主持人面對百人場合卻失常了;有創意的行銷負責人晉升執行長卻喪失了有策略性的創造力;有獨特魅力的公司執行長卻是個家庭失敗者;醫生是所有職業類別吸煙者比例高的前幾名;全職執法人員的家暴人數是非警務人員的兩倍;文學批評家寫的小說肯定最乏味;婚姻治療師的婚姻常比他們的顧客還要岌岌可危。
 一個能在某領域有卓越表現的人,很難將其成就複製到其他領域。想想昔日班上的第一名,他現在有你成功嗎?

28 假共識效應 False-Consensus Effect
 我們往往高估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一致性,相信其他人的想法和感覺與我們相同——這就是假共識效應。有研究顯示,請學生掛招牌在校園散步成為移動式廣告,願意者相信62%的人願意,不願意者相信67%的人不願意。前者認為拒絕的人「缺乏幽默感」,後者人為接受者「白痴/愚蠢」、「總是喜歡成為焦點人物」。假共識效應也出現在各利益團體與各政黨中,他們往往高估自己關注的問題的緊迫性,並相信自己受支持或會當選。創作者在99%的情況裡,都高估了作品的成功;以技術人員為首的公司的產品開發部門,亦會錯估消費者想法。假共識效應沒被演化淘汰是因為它有一個社會功能,即讓人勇敢而具說服力,好留下更多子孫(多疑者較無吸引力)。
 請先假設自己想法不為他人所接受,並再假設那些與你想法不同的人都不是傻瓜——懷疑他人之前,先質疑自己吧。

29 歷史修正 Historical Revision
 為什麼你總是對的?其實,大腦往往會不自覺地調整陳舊的意見以配合當前的看法,藉此躲避面對自己錯誤的尷尬。有一研究請人們對爭議性政治議題如毒品合法化勾選自己的立場,從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並且十年後再次調查;結果,「十年前的意見」那欄的答案與現在的如出一轍,然而卻與當時所選擇的實際意見相距甚遠。人們不自覺地調整陳舊的意見以配合當前的看法,以避免面對自己「原來我錯了」的尷尬時刻。這是一種令人愉悅的策略,因為不管我們多麽堅強,勇於承認錯誤絕對是感情上最困難的任務之一。
 有些記憶會深深印入大腦,對你來說它精準得有如一張照片,心理學家稱其為「閃光燈記憶」,然而它一樣會犯錯。有研究請學生們將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當天的印象寫成文章,三年後再重複一次,結果完全一致的低於7%,錯了2/3內容的文章有一半、完全錯誤的文章有25%;有位女學生甚至認為先前文章筆跡雖對,但自己不可能這樣寫。
 結論:我們的記憶有缺陷,即使看似準確的閃光燈記憶也一樣,我們必須假設其中一半細節可能都是錯誤的

30 圈內圈外偏見 In-Group/Out-Group Bias
 為什麼要支持國家體育隊?如果你住在國境數公尺之外,你可能就要認同另一支隊伍。認同運動隊伍、種族、公司、政府,是種思考錯誤嗎?其實,與每一種行為模式相同,團體認同是演化的結果。首先,團體可以在微不足道的標準基礎上形成。隨機陌生人群體如果被告知他們有某一共同喜好,他們就會互有好感。其次,人們高估圈外成員的同質性,造成刻板印象。科幻電影中人類總有不同文化,外星人卻都長得差不多?再來,具有共同價值基礎的團體成員的個別意見,會受到不成比例的支持。這就是導致一企業日常工作盲點的主因。「祖國」一詞讓人聯想到親戚,並非巧合;戰爭訓練的目標,就是要讓士兵變成「兄弟」。
 對「非我族類」存有偏見與反感,是生物學上的事實認同於團體會讓你對事實的認知產生扭曲,請斟酌認同,或者認同自己是「世界人」多一點

31 對模糊的無法容忍度 Ambiguity Intolerance
 我們會傾向選擇已知的機率,而非未知的機率——這個現象叫做艾斯伯格矛盾,或稱對模糊的無法容忍度。風險指的是已知的概率,不確定性(或模糊)則是未知的概率,對於這兩者的混淆引發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在「人類個體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存有許多相似病例」的前提下,「你因某癌死亡的機率為30%」的說法是成立的;然而經濟是一個不確定的領域——由於世上沒有足夠多類似的貨幣與足夠多的歷史案例可供分析,所以「歐元有30%的機率會在未來五年內崩盤」的說法則不成立。當你聽到「惡性通貨膨脹的風險是X%/我們的股票風險是Y%」時,保證你的胃會糾結在一起。
 依據大腦內杏仁核結構的不同,人們對於模糊性的容忍度就不同;愈能容忍模糊,判斷愈不易因過於倉促而錯誤。清楚了解風險與模糊性之間的差異,才能清楚思考;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有的只是煩人的模糊性。要學習忍受

32 預設值效應 Default Effect
 手機的各項功能豐富強大,但有多少人好好的把它們都使用過呢?餐廳裡有招牌可以選,總不會出錯吧!標準設定(或預設值)有如舒適的軟墊般誘人,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在受訪「放棄器官捐贈與否」(預設要捐)的人當中,捐贈人比例有80%;而在受訪「願意捐贈器官與否」(預設不捐)的人當中,捐贈人比例則只有40%。若沒有外在預設值,人們也會視過去經驗為預設值;比起選擇或嘗試新事物,人們更喜歡熟悉的事物、維持現狀。這種安於現狀的偏誤,是由於「相同損失產生的不悅感」為「相同受益所帶來的快樂感」的兩倍,而「重來/重選」就是「淨損失」。
 人們強烈安於現狀,即便它讓人處於不利的位置

33 對懊悔的恐懼 Fear of Regret
 懊悔是一種做出錯誤決定的感覺,而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得到第二次機會。然而這種對於懊悔的恐懼會驅使我們做出不理性的行為、使我們行事保守,並阻止我們扔掉根本不在需要的東西。最後一次親眼目睹瀕臨絕種犀牛的機會?如果你從未認為此事重要,現在卻因為被告知而覺得重要?夢想擁有獨棟房的你,眼前面積有限、面湖建地屈指可數的銷售按標的就要沒了?對懊悔的恐懼會讓你忘記市場上的面湖新建案多如牛毛,美麗的房產買賣不會恰巧從今天起全面停售!四十歲出頭的女人在與男人一次短暫邂逅之後多了一個孩子,爾後還必須以惡劣的生活條件作為代價——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出自對懊悔的恐懼啊!

34 顯著性效果 Salience Effect
 顯著性是指吸睛的特色、突出的特徵、顯著的特性,也就是「引人注目」的特點——但它們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人們往往過度賦予那些顯著性一些「特別的解釋力」,無論過去或未來。例如記者下標題:「這位女士之所以被題拔為執行長(多數執行長為男性),正是因為她是女性。(按:真的有關係?)」又例如人們認為:「強姦犯?又是波士尼亞人呀?不意外!」卻忽略大多數移民者安居樂業、沒有哪個族群是特別會犯罪。投資者對於重大消息如「執行長被解僱」的敏感度,高於較不顯著的訊息如「公司長期盈利表現」。
 不要被奇特的性質給蒙蔽,請關注更多「隱性、緩慢發展」的微小因素,聚精會神地挑戰看似合理的解釋

35 知識的另一面 The Other Side of Knowledge
 知識有兩種,一種可以用語言表達,另一種則不行;而我們往往高估語言可以表達的知識。同樣一種手術,讀了數千本醫學書籍但無經驗的醫師,與只讀過一本書但動過數千次刀的醫師,你想給誰開刀?你的房間裡有多少東西是只靠書籍知識研發出來,又有多少是主要透過試驗與錯誤而產生的呢?優秀的執行長,巡視一下就知哪些部門運作順利,與供應商談判一下就知誰在欺騙、收購公司時逛一圈不如千頁報告。萊特兄弟在沒有讀過任何一篇科學報告的情況下,花了四年時間造出世界第一架動力飛機。自動織布機、蒸汽機、汽車、燈泡⋯⋯這些都不是出自理論家或者官方研究實驗室,而是創造者與實踐者的傑作。
 語言的明確語意,讓人依靠它作決定時常常承擔著過高風險;作者不能代表所有人,文本也就不能視為世界的縮影;文字會掩飾能力,懂得自我表達的人不見得是具有才華的人。所以,收起對文字的敬畏之心,用「實踐」創造重要的知識吧

36 私房錢效應 House Money Effect
 理智告訴我們,錢就只是錢,不該因來源的不同而改變處置的方式;但錢往往不只是錢,它披著一件情感的外衣。舉個例子,同樣是帳戶多出兩萬歐元,一個是你努力工作一整年得來的,一個是樂透得來的,你會想要:安心存在銀行、投資、整修家裡發霉的廚房,或者搭乘豪華郵輪?——人們比較敢於將投機的獲利花在高風險之處。同樣的思考錯誤,還出現在賭場裡:「我沒輸掉一千歐,這一千歐是我剛剛贏來的!」有諺云:怎麼來的就怎麼去。
 市場行銷策略家十分清楚「私房錢效應」的價值;當你成為會員,他們就會「贈送」你紅利,讓你想要你不需要的。所以,當你贏錢或企業「贈送」你某些東西時,請留意自己是否已經因為不知節制而損失更多了

37 拖延症 Procrastination
 為何新年新希望不會實現?為何欲戒菸者十年來的每根菸都是最後一根?為何為什麼納稅申報單擺在桌子上六個月你都不曾動過?人們傾向拖延不愉快但重要的行為,像是轉個彎進健身房、換更便宜的保險、寫感謝卡等等——科學界叫它「拖延症」。拖延是不理性的,因為計畫不會自行完成;然而,為何我們依然?因為,跨越付出與回報之間的時間差需要耗費大量意志力
 研究顯示,短期而言,意志力就像電池一樣,用光了就沒有;所以人們需要放鬆、放空、和充電,來補充「電力」。防止意志力耗盡的技巧還有避免自我放逐、消除雜念,像是關掉網路、訂定期限與步驟(最好讓他人幫你訂)等等。有人在三個月內完成博士論文,怎麼做到的?租一個小房間,沒有電話與網路;把論文分為三部份,各自擬訂完成日期,並告訴每個願意聆聽的人,甚至印在名片背面,以公開自己的「最後期限」;每天中午與晚上翻閱自己喜歡的時尚雜誌、睡一頓好覺,幫助自己「充電」。

38 嫉妒 Jealousy
 在所有情感中,嫉妒是最白痴的;因為相對於憤怒、悲傷或恐懼,它最容易擺脫。它會發展成各種不理智的行為,像是:你不再幫助那個人,破壞他的計畫,甚至刺破他的保時捷輪胎;當他滑雪摔斷腿,你心中竟暗自竊喜。有趣的是,人們特別容易嫉妒那些在年齡、職業、和生活方式上與我們相仿的人——不嫉妒大富翁卻嫉妒有錢鄰居。這種情緒導致經典的錯誤行動:好不容易從住宅區搬到別墅區,開心沒多久,又被周圍不同檔次的別墅給震撼壓迫。
 如何避開嫉妒?一、停止與他人比較;二、無論有多小,在自己劃定的領域裡稱霸。如同所有情緒,它是演化出來的捷思路徑:遠古時代,看見隔壁洞的人搶到更大塊的戰利品,可不更奮力打獵與採集?時至今日嫉妒不再性命攸關;鄰居買得起一輛保時捷,不意味著你有所損失。人唯一該嫉妒的只有自己決心要做的事。

39 擬人化 Personification
 遠古時代起,人們只能在團體中存活,這讓人類演化出對於他人想法與感受的敏感的感受力;此即「心智理論」。見面三分情,面對統計數據或者描述,人們會較為冷漠、沒同理心;展示瘦弱孩子的哀求圖片,捐款意願增加了50%。每篇媒體報導都有名字、都有人;談到股票時,執行長就會出面;涉及國家事務時,總統就得發表談話。小說作為做重要的文化發明之一,是種文學的殺手鐧,它將人際之間與個人內心的衝突簡化成少數的個人故事。
 當有人向你講述自己的故事時,請謹慎看待,並查明事實和相關的統計資料,以了解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倘若你不是接收者,而是要傳達信念,或者感動、喚醒、激勵人心時,那麼就請好好發揮人性的一面

40 「那殺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強壯」的謬論 Fallacy of that-which-dean’t-kill me
 危機極少成為轉機。那些在危機中存活下來的極少數,往往只是幸運罷了,其他大多數都是一蹶不振甚或繼續毀滅。危機不會使公司強大,而是使其脆弱:客戶跑掉、媒體幸災樂禍、優秀的員工離職、現金帳戶金額不斷降低、貸款條件愈來愈嚴苛、管理階層不知所措而紛紛請辭⋯⋯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想從中看到積極的一面?
 因為意外事故、疾病或破產才有所領悟,是最不值得的方式;那些「危機後的新生活」難道不能提早擁有?像是更少的壓力、更少的貪慾、不汲汲營營追求外物等;沒有意識到這些的人們,若非懶於思考,就是立場搖擺不定。病痛會在身體留下痕跡,身體不會比生病前健康;天災人禍後,倖存者不一定會愈挫愈勇,死亡者倒是挺多。與其自我安慰危機是有益的,遠離危險才是更聰明的作法。如果執行長宣佈公司已經脫離危機,你最好謹慎查明真相。

41 注意力錯覺 Illusion of Attention
 大雨後沙灘被封鎖,封鎖行動長達兩週,但每天至少有一輛車對警示牌視而不見,由於太專注於導航系統的緣故。一般情況下,在車上講電話可能不會影響常規動作如煞車,但若有突發狀況,此時酒駕一般的反應力會導致悲劇。瑞士航空公司過於專注擴展而忽略了資金流動不足的問題;銀行系統內暗藏的風險被眾人忽略,使得金融體系瓦解。
 由於我們沒有證據證明自己缺乏注意力,導致我們產生了一種危險的錯覺:自己已經注意到所有重要的事物。請不時提醒自己,是否有哪些異常、忽略了哪些細節、忘了探討焦點後的意義,哪些議題無人談論、為何異常平靜?不尋常的事物可能很明顯地異常,但眾人仍對其視而不見;因為,單是明顯與異常是不夠的,它必須受人期望

42 策略性不實陳述 Strategic Misrepresentation
 吹噓能夠說服人;在專業上,這叫做策略性不實陳述;冒的險遇大,誇張的程度就愈高。為了一個夢寐以求的工作,你會盡量強調自己的成就與能力、刻意略過弱點;有所擔憂仍孤注一擲,細節以後再說。例子:從來沒在三年內完成一本書、為了拿到預付稿費的記者,面對出版商的期待:「我何時能拿到草稿,半年夠嗎?」依然回答:「我想是沒有問題的。」當一切已成定局,必要時就可以利用出色的「藉口管理」不斷讓出版商妥協。
 策略性不實陳述適合用在一次性的冒險(如面試,因為一家公司不會重複聘任你)、最快數年後才結案的計畫、無人負責的大型計畫(如招標計畫的政府早已下台)、多家公司參與並因此可互相推諉的計畫項目等等。事實上,這真的是一種厚顏無恥的謊言,但我們也會有系統地忽略它,比如女人聲稱自己沒化妝、男人打腫臉充胖子。多數時候無害,然而當它涉及非常重要的事情時,比如你是否該動眼睛手術、是否該錄用未來的員工,則不盡然如此。
 策略性不實陳述,若與人有關,就該忽略對方的話,轉而考量其過去成績;若涉及計畫,就要以類似計畫為借鏡,審視計畫時間、利益及成本,並要求解釋為何此計畫較其他計畫樂觀許多;將其交給銀行家嚴厲批評,並在合約中納入一項條款,針對預算超支雨延宕處以巨額罰款;為了安全起見,這筆發款還必須先存入凍結帳戶。

43 顧慮太多 Thinking Too Much
 一九九九年英國公開賽,范德維德在高爾夫球場上一路領先,卻在最後一洞開球台失常有如新手,與冠軍擦身而過。請學生評價多種草莓醬,結果與美食評論家無二致,然而一旦要求學生填寫問卷、詳細說明,排名便完全失真。當人們想太多時,會遏阻腦中的情感智商。感性,與理性相同,都是在腦中形成,處理方式雖較原始,但通常更好。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運用我們的直覺才會更明智呢?經驗法則顯示:熟練的事物或技能,或已經回答數千次的問題,適用;如評斷食物、選擇朋友、評斷哪些人值得信賴等等,捷思優於慢想;而演化沒追上的複雜情況如投資決策則反之

44 規劃謬論 Planning Fallacy
 人們總是好高騖遠,雖然自知以前大部分的預測都過於樂觀,但依然真心相信今天的安排在實際不過了。有研究:自己訂定務實的/諸事不順的論文繳繳交日期,結果只有三成如務實期完成,平均來說還比不順期多了七天。在商業、科學與政治合作上,規劃謬論尤其明顯;計畫所需的時間與收益常被高估,成本與風險則被系統化地低估。雪梨歌劇院於1957年完成規劃,原本預計1963年完工;實際上卻到1973年才啟用,費用還暴增了14倍。
 為何無法做好規劃?因為我們妄想自己成為有成就的人、啥都能完成;再來就是過於專注計畫本身,忽略意外影響。無論計畫多麽縝密,我們都該向過往經驗請益,不限縮目光而積極參考各種案例,因為類似的情況很可能再現;此外最重要的是,在拍板定案之際,還要進行「死亡前」會議:想像執行後的一年,結果慘不忍睹;請描述該慘況。

45 專業曲解 Professional Deformation
 馬克吐溫說:「當錘子是唯一的工具時,你眼中的問題都像根釘子」這句話為「專業曲解」下了完美註解。對於「有人貸款創業破產,得憂鬱症自殺」的案例,企業管理者好奇,他若不是不懂管理與經營策略,就是市場太競爭;金融專家質疑,他是否不該以貸款融資;記者暗想,幸虧有人自殺讓我報導;社會主義者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的失敗;銀行家認為,一定是信貸部門犯了錯;敬虔的教徒相信,這是上帝的懲罰;心理醫師認定,這是血清素濃度過低所致。
 當一個問題的癥結被提出時,多數人都會先以自己的專業為思考基礎,並排除其他可能。這並非說依賴自身專業是錯誤的,但如果將某領域的方法用於另一領域,它就會招致危險;如:產後女性把丈夫當小孩對待、教師把朋友當做學生般痛斥、文學評論家對隱喻和言外之意鑽牛角尖、財經記者把央行總裁的隨口談話當貨幣政策。人腦就像一把不完整的瑞士刀,每個人都是自己狹隘思維的囚犯;所以多接觸截然不同的領域、增加更多款刀具吧

46 蔡加尼克效應 Zeigarnik Effect
 我們很少忘記未完成的任務,它們會不斷出現在腦海中,像個孩童般毫不鬆懈地纏著,直到我們注意到它。相反地,當任務完成時,它就會立即從記憶中消失;比如服務生上菜對前各種要求清清楚楚,上完就忘得一乾二淨。
 有一研究,將面臨重要畢業考的學生們分為三組:專注於舞會、專心準備考試、擬定詳盡讀書計畫;結果分別為:把考試拋在腦後、腦中全是考試、思緒清楚且無壓力;這顯示:只要人們知道如何與任務相處,就不會被任務佔據意識。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當一切任務被「詳盡」記下時,我們才能真正心安;像是「規劃妻子的生日聚會、找新工作」這樣的描述就毫無助益。有顧問強迫自己的客戶將這些任務細分成20-50個單獨步驟;幸運的是,只要懂得擬定計畫,你就省下了這筆顧問費

47 能力錯覺 Illusion of Skill
 在所有的成功的創業者中,連續成功創業的人極少,為什麼?答案是:懂得划船不如選對船;要成功,運氣更關鍵。成功創業者的領導能力、人脈與聲譽應是繼續創業的利器,但其中多數在十年內出售其股份後,卻無法繼續創業成功。有研究指出,隨機比較兩家較頂尖公司,給能力較優秀執行長管理的情況只有六成——僅僅比隨機分配高出一成。此外,在某些領域中,能力可說毫無用武之地;有研究顯示,投資顧問的表現與能力無關,同一人表現時好時壞。
 有些人確實以能力謀生,像是飛行員、水電工、律師等;有些領域,能力雖為必要,但非決定性條件,像是創業家、經理等等;還有些領域是機率掛帥,像是金融服務業,這裡充斥著能力錯覺

48 正面特點效應 Feature Positive Effect
 發生的事物對我們的意義,遠遠超過沒發生的事物,科學界稱此為「正面特點效應」。人們全身沒有病痛,是如此不容忽視而令人滿心喜悅,然而直到遺忘時,又得費一番腦力思考這種無病痛的感覺。聽了一首交響樂,令人心想世界上有這樣的事物存在是何等幸運;但若沒有它,人們會因此較不快樂嗎?似乎也不會。「吸菸會引發肺癌」比「不吸菸就能遠離癌症」更令人印象深刻;會計師使用核對表,讓逃漏稅會立刻被發現;被證實的假設能刊登在期刊上,傑出發現會獲得諾貝爾獎肯定,但被否證的假設則否,縱使其與證實具有同等價值。
 我們很難注意到沒有發生的事物,比如說:和平時不會想到戰爭、健康時不會想到病痛、走下飛機時不會慶幸自己沒有墜機。雖然這是艱苦的腦力勞動,但如果我們能偶爾想想不存在的事物,或許我們會因此更快樂

49 撿櫻桃 Cherry Picking
 可以的話,先射飛鏢,再畫靶——這樣人們隱惡揚善、自我美化的行為,被稱為「撿櫻桃」。飯店總是在網站上呈現最精挑細選的相片,但對此情形心知肚明的你會在走進飯店時自動降低期待,以免上當;反之,對於公司、基金會和政府機構的年度報告,你期待客觀的表述;但你錯了,因為他們也會撿櫻桃。想想看,假設你是位常務董事,董事會邀你報告該部門的「執行狀況」,你打算怎麼做?你會大篇幅地說明豐功偉業,其餘的則屬於「未來挑戰」,對於未達到的目標則隻字不提、三緘其口。
 趣聞軼事尤其是棘手的「檢櫻桃」的例子:假設你是一家生產技術設備公司的經理,一項具代表性的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客戶因為產品過於複雜而不會使用;可是一位人事經理說卻說:「可是我岳父昨天一拿到產品就立即上手欸」人腦對於這類故事幾乎毫無抵抗力,但聰明的企業負責人如你,在職涯中已經培養出對這類「櫻桃」的抵抗力了。領域愈「高級」或愈「菁英」,就愈容易陷入檢櫻桃的陷阱。以醫學為例,在過去60年間,「大眾不該抽菸」這研究的貢獻遠遠高於二戰結束以來所有研究和醫學進步的加總,然而幾顆櫻桃(如抗生素的發明)卻混淆了視聽。
 當你成為大企業或行政部門的監事會成員後,若要避免此陷阱,請務必問清那些「沒有摘的櫻桃」,也就是失敗的計畫和未實現的目標,如此你從中學到的必定遠高於那些成功計畫所能給予的。與其浪費時間在一大群財務主任身上,還不如仔細審核每一分支出,而且最後就當初你訂的目標逐一核對;你會訝異,隨著時間推移,原來設定的目標早已消失,改以人們本來就會實現的目標偷偷取代。當你聽到「自我設定的目標」時,心裡就該有所警惕

50 單因謬誤 Fallacy of the Single Cause
 美國入侵伊拉克,哪一件事才是真正的原因而非藉口?金融危機的肇因究竟是貨幣政策、信用評等機構,還是貪婪的人性?人們懶於思考,就會「石器時代式地」尋找代罪羔羊;然而每一個思路清晰的人都知道,並非單一原因致使事情如此發展。假設你推出的新產品徹底失敗了,如何挽回頹勢?你該這麼做:一、鉅細靡遺地列出所有可能導致失敗的原因,與原因背後的成因;二、整理出一個「可能影響因素網」後,標出可改變的項目、刪除無法控制的因素(如人性);三、在不同的市場中,就標出的因素進行實際測試——這些測試需要花費大量金錢與時間,卻是擺脫膚淺推測這個泥淖的唯一方式。
 單因謬誤不僅歷史悠久且危險;一般認為人是「自己行為的創作者」,然而現代科學告訴我們,人並沒有自由意志;行動是由遺傳、教育、腦細胞之間的賀爾蒙濃度等數以千計的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啟動。然而,人們卻緊抓著這個過時的人類形象不放;相信僅需「一個原因」,就能將成功或災害歸因於「一位負責人」。而這樣尋找代罪羔羊的白痴法,非常適合「權力的運作」這個人類玩了數百年的把戲

51 治療意象錯誤 Intention-To-Treat-Error
 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能在一小時內開完這段距離的駕駛人被分到「賽車手組」,因為他們時速超過一百五十公里;其他的駕駛人則被分到「理性駕駛人組」;而肇事機率較低的顯然是賽車手組,因為能開完全程表示都沒發生事故。然而我們可以因此得出「賽車手比理性駕駛更安全」的結論嗎?當然不,因為這是會騙人的統計數字、治療意象錯誤!
 有研究指出,債台高築的公司的盈利高於沒有貸款的企業。究竟為何?原來是因為,銀行不會貸款給不賺錢的公司!負債企業的破產速度雖比未負債來的快,然而一旦公司無法支付利息,銀行接管所有權後即拋售,也就不會被研究。一虛構例子:定時服用此新藥的病患,五年死亡率與服用安慰劑的相同為15%,而不定時服用的為30%,此藥有效?決定性的因素也許不是藥品,而是病患的行為——患者因副作用、病太重而停用,被歸入「未定時服用」組。
 在嚴謹的研究報告中,會將接受最初意圖治療的所有病患數據都納入評估,無論最後他們是否參加試驗。可惜,許多研究都有心無心地忽略這項規則;因此,無論研究對象是誰,請立即檢查他們是否「出於其他因素」而未被採樣

52 新聞錯覺 News-Illusion
 我們資訊充足,卻所知甚少;為何?因為我們在兩百年前發明了一種有毒的知識形式,即網羅全球消息的「新聞」。新聞之於心智,猶如糖之於身體;它讓人胃口大開、易於消化,但長期大量服用下來卻極具破壞力。作者對自己進行了「不再接收任何新聞」的實驗,起初幾週很難過、很辛苦,不斷擔心自己錯失了什麼,但一段時間後卻彷彿重獲新生。但三年後,思路卻更清晰、見解更讀到、決策更正確、擁有更多時間;最重要的是,完全沒有錯失任何重要的訊息——因為可以從擁有血肉之軀的真正朋友與熟人得知,他們就像新聞過濾器。
 遠離新聞的三大理由:一、大腦對於駭人聽聞、令人震驚、攸關個人、轟動或瞬息萬變的刺激異常敏感;對抽象、複雜且有意義的刺激,反應則異常微弱;這使得那些真正有智慧的訊息被系統性地淡化,使人錯誤權衡問題。二、實用性極低;一個人可能每年吞噬約一萬則消息,但是因為它們而讓你做出對生活、事業、企業更正確決策的,或許僅僅不到兩則;那些新聞機構希望讓你相信他們能為你創造競爭優勢,事實剛好與此相反,看看平庸媒體記者的收入便可知。三、浪費時間;若以全球性統計,因為收看新聞而損失的生產力無法估量;以某一件兩百人死亡的恐怖事件為例,保守估計一小時中就有十億人因此分心;換算新聞消費摧毀了約兩千條人命,是謀殺人數的十倍以上!諷刺卻實際!
 閱讀深入探討背景的文章及書籍吧!也許你不知道西伯利亞有架飛機墜毀,但你會了解更深層且往往無形的世界脈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看穿人心的問話術》書摘

《尋找腦中幻影》部分摘要

《認知心理學》課程心得報告